所以徐家三人刚进了帽儿胡同,就被一直站在门外等着的徐长林看到了,他不由自主的含着笑,迎上前来,“叔叔婶婶、长卿,你们来啦?”
  张敏拉住徐长林的手,上下打量着,取笑道,“长林,看来你过的不错嘛。”
  徐长卿点点头,附和道,“哥哥看起来挺精神的。”
  徐长林脸一红,接过徐长卿手里的糕点,赶忙岔开话题道,“叔叔,你们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啊?”可不是嘛,徐家一家三口每个人手上都拎着东西,他只粗粗扫了一眼,就看见了麦乳精,苹果什么的,他在心里大致估算了下,这些东西加起来没个几十块钱根本就买不到。他心里感动,明白肯定是叔叔怕他头一次到舅家上门,怕舅家的人小瞧了他,特意带了厚礼来撑场面的。
  徐定睿瞥了他一眼,张敏先开口道,“这是你的舅家,这算得了什么呀?”
  徐长林沉默的点点头,并不再言语。引着徐家一家三口进了院子,石家兄妹几个听到动静,连忙停下厨房里的活计,出来迎接。石云的手上还有面粉呢,一见徐定睿他们拎着很多东西,嗔怪道,“长林他叔,你们来啦。来就来了,还带什么东西啊。”
  张敏寒暄道,“头一次登门,哪好意思空着手啊。这么点东西又不多,实在是太过仓促,我们没时间准备,只能将就了。请多多见谅啊。”
  几十块钱的礼还将就?徐长林几个表兄妹心想这口气还真大,他们自然也看到了徐家手上拎着的礼物,一个个的在心里大致算了下,这几包东西怎么也得好几十块钱,不由得收起了心底的轻视。普通家庭,省吃俭用的,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存的下这么多钱。原本还以为徐家是农村人,说不定连吃饱穿暖都成问题,谁知道人农村人一出手就这么大方呢?还真是看走眼了呢。
  石云推辞了半天,就是不肯收,徐定睿他们只好把东西拎到了正房。
  一行人寒暄着到了正房,作为主家的石鑫给徐定睿他们介绍着石家的老小,一一见过礼后,徐长卿都有点头晕了,话说石家的人还真多啊,而且长相还相差无几,一番介绍下来,她根本就没记住几个人。只晓得哥哥徐长林有着十几个表兄妹。
  徐长林看她那副迷糊的样子,暗自觉得好笑,并不打算提醒她,只在旁边看的好玩。
  第三十二章
  徐家和石家念着对方是姻亲,中间还有徐长林这个纽带,你敬着我我敬着你,没过多久就相互熟悉了,徐家几人知道这石家的几兄妹都是在单位的食堂掌勺,家里的小辈则是在工厂当工人。而老石家也知道了徐定睿夫妻俩考上了北京的大学,正要来念书。
  话说这老石家真称得上是人丁兴旺,家里上上下下加起来几十口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很是热闹。而且很会做人,见徐长卿一个人静静的看着他们说笑,还特意找些话题跟徐长卿一起聊聊。
  张敏就很喜欢这样的家庭氛围,也不嫌闹腾,只是笑嘻嘻的看着孩子们玩闹。顺便跟石云姐妹几个说说家常。
  徐定睿知道石家人最想知道石红在他们家的生活,善解人意的将他记忆中嫂子的一切整理出来说了。虽然有很多昨晚他们已经从外甥徐长林的口中得知了,石家兄妹还是听得很认真,还时不时的详细询问着石红生前的事情以及徐长林的生活。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徐定睿关于嫂子石红的记忆已经开始模糊了,不过还是尽量努力回忆石红的种种。在场的众人很多都是都一次听人说起石红的事情,比如张敏、比如徐长卿和徐长林,这会儿难免感伤。
  “好好的说这些干嘛呀?没得感伤。”石红见大家都有点低落,就想着转移话题,逝者已矣,他们是想念妹妹石红,但没必要每天都为她伤心难过吧?她站起身来端了一大盆刚做好的点心放在徐家一家人面前,招呼着他们吃,“来来来,尝尝刚出锅的糕点。”
  张敏接过来吃了一口,忙竖起大拇指赞道,“云姐,真好吃,你们的手艺真不错。”
  徐长卿眼前一亮,确实不错,都比前世爹爹有次从镇上糕点店买回来的还可口呢,精细的糯米制成的糕点入口即化,齿颊留香,而且一点也不腻人。
  听到赞扬的话,石鑫直乐:“要是说厨艺,咱们老石家那是祖传的,在北京城名声都是响当当的,咱们祖上可是御厨,在清宫御膳房伺候贵人的,手艺能不好吗?可惜咱们几兄妹学艺不精,只学到了七八成。”
  一听石家祖上是御厨,徐定睿几人都肃然起敬。徐定睿这才恍悟,难怪嫂子石红的厨艺那么好呢,就算是极其简单的蔬菜也能整治出不一样的风味,原来这是有家学渊源啊。
  “伯伯,你们的手艺这么好,要是去开店,生意肯定好的很。”徐长卿笑着道。有这么好的手艺,不出去让更多的人分享,真是太可惜了。
  谁知石鑫的手直摇,“开什么店啊,我们现在不挺好的吗?”现在是集体经济,哪允许个人自己开店啊。他们家里祖传下来的酒楼都转成国营的了,前些年他们家没少因为这个被□□,早就被吓坏了,孩子们都不愿意学祖传的手艺,一家人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别老被□□,他们就谢天谢地了。
  徐长卿还想说什么,被徐定睿一个眼神止住了,她这会儿也想起来了现在所处的时代到底不同了,在家的时候村里有个大广播,听得多了,她多少知道些时事。不过还是小声的嘟囔着,“说不定以后可以随意开店了呢。”中断了十多年的高考都能恢复,其他的说不定也行呢。还真别说,她一语成箴,几年以后国家就开始大力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了。
  石家人只当她是小孩子说的好玩的,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微微一笑就置之脑后去了。他们被折腾怕了,只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这么多人说话,时间一长,徐长卿就觉得闹腾了,她本就是喜静的性子,根本受不了这么吵闹的环境。
  徐长林看出了她的不自在,跟在场的大人们说了一声,就将徐长卿带去了石家给他准备的房间。石家是地道的老北京人,祖上就有个3进的大宅子,有着好几十个房间,就算后来因为这种那种的原因,不得不把整个宅子分成好几部分给另外几家人住,但到底留下了十多个房间,净够住的了,不然徐长林还得跟表哥挤挤。
  徐长卿打量着哥哥徐长林的房间,看得出是原本预备的客房,屋子里简单的除了一张床、一张凳子之外,再无其他,不过床上的床单被套明显是刚换上去没多久的,干净而且整洁,多少能看得出来石家是用了心思的。看来石家对哥哥徐长林这个外甥挺不错的。她忍不住好奇的问了声,“哥,这两天过的咋样啊?”
  “挺好的。”石家这个舅家真心不错,虽然只有短短一晚,就让自己产生了认同,总觉得自己多了个依靠,来之前的担忧早就不见了。徐长林似是想起了什么,从床头枕头底下掏出个精致的红木小盒子,递到徐长卿手边。“快打开看看。”
  “这是什么呀?”徐长卿好奇的打开盒子,只见里面躺着一对香囊,香囊是用上等的绸缎做成,上面的刺绣绣面光滑,针脚紧密,看起来很是栩栩如生。就算妈妈有着几十年的经验,也没办法绣出这般精致的花样,更别说绣工原本就差了妈妈一些的她了。她忍不住赞同道,“真漂亮啊,这绣工真不错。”
  “就知道你会喜欢。”徐长林很满意徐长卿的反应,继续说道,“这对香囊是昨晚我大舅给我的,说是我外祖留给我妈妈的念想。现在我妈妈不在了,就直接给我了。你别看这对香囊陈旧了些,到底是宫廷御制的好东西。还是石家的先祖因为做的糕点入了清宫贵人的眼,得到的赏赐。”
  徐长卿小心翼翼的将香囊拿起来研究了好一会儿方才依依不舍的放入盒子,盖好了还给徐长林,“哥,这样的好东西,你好好收着。”
  “我不要,你收着。这本就是我为你选的。”徐长林才不不肯收,他没说当初大舅拿出了好几样东西给他,他哪好意思头一次登门接受这么贵重的礼物啊,后来还是大舅说这些都是外祖留给他妈妈的,后来又想起自家堂妹最喜欢这些精致的物件,随手挑了这对香囊,便再不肯要了。大舅不肯,到底是把剩下的塞给他了。他昨晚看了,是个羊脂白玉的扇坠、一个绣着五子登科的桌上插屏,还有几个小巧的荷包。倒不是不舍得把其他的给妹妹,而是他想着等找个机会把东西还给大舅。
  “你不是说这是你外祖给伯母的吗?我哪能要啊。你收着做个念想吧。”这么一所,徐长卿的头直摇,怎么都不肯要。
  “我一个堂堂男子汉,要这么娘娘腔的东西干嘛?”徐长林略嫌弃的看了看那个小盒子,见徐长卿到底还是不好意思,安慰道,“念想的话我有我爸妈的照片就行了,你就拿着吧。我是男孩子到底没有你们女孩子心细,说不定哪天就给我扔到角落里找不到了。不行的话你就帮我收着吧。”
  徐长林都这么说了,徐长卿这才把盒子收起来放好,“哥,那我就先帮你收着,等我有嫂子了再还给你们啊。”别的不说,她可是想回家跟妈妈好好研究一下这对香囊的绣工的,不说别的,要是学到个几分,就是件好事。前世只是启朝普通的百姓,所在的地方离京城有着十万八千里,她们哪有机会见到宫廷里的绣样啊。
  “到时候再说吧。”徐长林颇有些不以为意,他还小好吧,娶媳妇的事早呢,他可是还要跟叔叔婶婶一样考大学的,哪有心思谈情说爱啊。
  到底是真心喜欢,徐长卿忍不住把那香囊又拿出来,细细的研究着。在前世,她和娘亲张氏的女红在十里八村都是有名的,人们每每说到徐大夫的妻女,都会赞一声善女红。可现在见到这些宫廷的绣样,这才觉得自己的手艺还差得远呢,看来自己还是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
  徐长林见每每难得痴迷的样子,也不去打扰她,就任她一个人在屋子里研究,等吃饭的时候才唤她出去。
  徐长卿心里有事,一直挂念着香囊上的绣工,心不在焉的吃完饭,跟着徐定睿和张敏回到张家和林薇他们稍微打个招呼就一头扎进了自己的屋子了。林薇觉得奇怪,还以为徐长卿遇到了什么事呢,关切的向张敏问道,“长卿这是怎么了?她没事吧?”
  张敏也不大清楚,朝林薇摇摇头,到底不放心,抬起脚就往徐长卿的屋子走去,“我去看看吧。”
  林薇自然也跟着。
  两人刚到徐长卿门口,就见她的房门开着,她正坐在床边聚精会神的盯着个小盒子看,连房门都忘记关了。张敏好奇的走到女儿身边,原来那盒子里面的是对精美异常的香囊。忍不住开口道,“长卿,你从哪得来的?”
  徐长卿一惊,下意识的把盒子往身后放放,见张敏脸都要黑了,低声呐呐的道,“哥哥给我的,让我帮他收着的。”
  张敏眉一扬,“那你在看什么?帮你哥收着就行了啊。”
  徐长卿低声解释道,“我想研究研究香囊上面的绣工。看看能不能学个几分。”
  林薇正好听到了,“长卿,你想学刺绣?”
  第三十三章
  徐长卿一听,愣了半晌才点点头回道,“算是吧,我对刺绣挺感兴趣的。”她是宅属性的,平日除了看书做家务和女红,轻易不出家门。一直以来她都在考虑,好不容易穿越一回,到了男女平等的时代,自己究竟能做些什么?总不好再像前世众多的女子一般,等年纪到了就乖乖的嫁人,过着相夫教子的日子,她总得做些什么证明自己的价值。现在她还没弄清楚自己究竟想做些什么,但能学点东西,到底是件好事。
  林薇一拍巴掌,笑言,“那还真巧了,我娘家的舅妈祖上原先是南方苏绣的绣娘,有着一手的好绣工。只是我舅妈年轻的时候绣花多了太伤眼睛,近几年都不怎么做绣活,但教教人还是行的。你要真是想学,我就带你去见见我舅妈。”
  张敏一脸惊喜,“那真是麻烦嫂子了。”
  徐长卿前世还真听过苏绣的大名,苏绣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绣技“平、齐、和、光、顺、匀”,苏绣作品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摘自度娘),一幅名家创作的苏绣作品,往往有市无价。前世她还是听说的,县里的大户人家王员外的女儿出阁时,花了上千两银子买了个苏绣的插件。当时在他们邻水县造成了很大的轰动。
  “这有什么麻烦的啊,反正都是一家人。”林薇颇有些不以为意,叹了口气,然后才继续道,“唉,我牵这个头多少存了几分私心。我这个舅妈也是个命苦的,她的娘家姓杨,今年60多了,年轻的时候那是相当爽利能干的人物,到老了干不动活了挣不了钱就被儿媳妇百般嫌弃,我们这些外甥争取了几次,总算是让她分开来单过,不过几个儿子每年给些粮食和钱物。她倒也逍遥,只是忙惯了,实在闲不住,就想找个徒弟带带,总不至于让自己一身的技艺丢了。”
  徐长卿点点头,表示知道,不过她还是有点奇怪。“那这位奶奶怎么没把绣工传给家人呢?一般这种祖传的手艺不都是不轻易传外人的吗?”舅妈的舅妈喊奶奶总不会错吧?
  “他们家以前是有这规矩,传女不传子,之前的日子难过,兵灾不断,连吃饱都成问题,谁还有心思学这些啊。这不,这两年日子好过些了,舅妈才有那心思想手艺传承的事情。”林薇并没有说,舅妈杨氏这么多年一直在找传人,就连她小时候都跟着学了几天,可惜她坐不住,而且实在没那个天赋,只得作罢了。
  林薇摸了摸徐长卿的头,怜惜的看着她。“我是看长卿的性子温婉,能坐得住,不像我家那个天天想着出去。”前两天小姑子张敏忙着给任老做千层底的时候,她可是亲眼看着这个外甥女在一旁帮着做了不少事情。再说了,长卿不也送了几个孩子不少她亲手做的络子吗?一看就是心灵手巧的孩子。要她说女孩子就应该像长卿这样斯斯文文的。
  徐长卿腼腆的笑笑,她其实很是羡慕两个表姐大大咧咧的性子,只是她自幼受到的教导,就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家闺秀,但她从小文静惯了,真心做不来开怀大笑的事情。
  林薇是个爽利的性子,索性拉着张敏母女两就想出门,“咱们赶早不赶晚,现在还早呢,正好带长卿去给我舅妈看看。不过咱们先说好啊,我舅妈到底肯不肯教,那我就做不了主了啊。”
  张敏吃了一惊,“现在吗?”她被林薇拉的一个踉跄,差点摔了,徐长卿在一旁赶紧扶好。这会儿可都快傍晚了,哪有这时候去找人拜师的啊。
  林薇不管,回房拿了点钱揣在兜里,就往大门口走去。“是啊,我舅妈就住在12路底站那边,咱们坐个公交一会儿就到了。”
  徐长卿有点迟疑了,“舅妈,这都快傍晚了,现在去不大好吧?怎么也得选个黄道吉日,好好准备一番啊。”
  林薇不以为意的头直摇,“哎呀,都是一家人,说这些虚礼干嘛?”
  张敏母女两轮番劝解,林薇还是想着要现在带他们去。他们没办法,和徐定睿说了一声,就出了门。
  正在陪着老太太说话聊天的张翩姐妹俩,见林薇他们要出门,立马跳起来问道,“妈,你们要去哪儿?我也要去。”
  林薇没好气的回道,“去你舅姥姥家,你要去?”
  张翩一听是去舅姥姥家,顿时没了兴趣,失望的说,“去舅姥姥家啊?我才不要去呢。”张翩可没忘了才4、5岁的时候,舅姥姥把她们几个小的拘在家里学什么撵针,她那么点大懂什么呀,直把自己的手指扎的全是洞,舅姥姥还跟爸妈说自己坐不住。从此以后她就开始有点怕这个舅姥姥了,不到万不得已,轻易不肯照面的,现在哪肯去自投罗网啊。
  却说那边林薇带着张敏母女两随便是供销社买了点伴手礼就上了12路公交。林薇说的果然没错,几人坐了半个小时不到,就到了底站。徐长卿暗地里观察着周围,用心记着这里的环境,她想着既然要拜师学艺了,以后少不了要经常到这边来找杨奶奶啊,总不能每次都让舅妈送来啊。
  下了12路车,几人向东不过走了10来分钟,就是一片四合院的建筑群。
  林薇边走边介绍着:“我舅妈住的这个四合院说起来还有点故事呢。这里原本是一处大官的宅邸,后来政府收归国有之后,就变成了纺织厂的员工住房。我舅妈之前在纺织厂干了好些年,出来单过了索性就住在这个大杂院里,总不至于太孤单。”
  “哎,这不是杨嬷嬷的外甥女吗?今天这是来走亲戚了?”三人还没进门,就有一个40多岁的中年女子拎着菜篮正要出来,一见到拎着东西的林薇,立马热情招呼道。然后回头冲着院子里大声喊了句,”杨嬷嬷,你家来客人啦。”
  “陈大姐,您这是要去买菜啊?”林薇从包里掏出一把瓜子塞到那陈大姐手里,客气道。徐长卿认出了那袋瓜子是舅妈在供销社特意买的,说是有什么大用途呢。”
  “是啊,这不没两天就过年了吗?再不买菜就没得吃了。我得赶紧去买菜了。咱们回聊,谢谢你的瓜子啊。”陈大妈抓着瓜子,道了谢,又急急忙忙的走了。
  “是谁来了啊?”三人目送陈大妈离开,又看林薇跟院子里相熟的几个街坊打着招呼,就听到身后响起熟悉的声音。
  徐长卿循声望去,只见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正站在一间屋子的门口,看着他们几人。老太太个子中等,身体微胖,穿着半旧不新的衣服,就连苍白的头发都是一丝不苟的挽了个发髻,半点乱发都没露出来。整个人看起来精神奕奕。
  “哟,是小薇啊。我道是谁会上我这个孤寡老太太的门呢。”见是林薇,老太太似乎有点失望。转身就往屋子里走。
  林薇赶紧带着张敏母女两跟上,“瞧舅妈这话说的。我这不是经常来您这儿玩吗?您别嫌我烦就是了。”
  老太太招呼着他们坐下,端上了茶水,颇有些不耐烦道,“别贫了,说吧,你今天来我这儿是干嘛来的?”
  林薇腆着个脸,谄媚道,“舅妈,还别说,今天来还真是有事找您的。这是我的小姑子小敏,还有她的女儿徐长卿。您不是一直念叨着想再带个徒弟吗?你看看长卿行不行?”
  “她?”老太太上上下下将徐长卿打量了个遍,特别是仔细瞧了瞧她的手,看的徐长卿浑身不自在,总觉得自己从内到外都被瞧了给遍。“多大了?怎么也得快十岁了吧?”
  张敏忙回道,“是啊,过完年正好十一。”
  “十一啊?岁数有点大了啊。”老太太蹙着眉,有点不满意了。她是从四五岁就开始跟着家人学刺绣了,还真没听过十一岁才学的呢。
  “年纪大点好啊,能坐得住啊。”林薇赶忙解释,又从兜里掏出徐长卿之前送给张翩他们兄妹几个的络子,“舅妈,这是人长卿自己做的,你看看行不行。”这个络子还是来之前她临时起意走女儿张翩手中抢到的,没想到还真派上用场了。
  老太太接过来捧在手里细细端详了半天,并不说话,看的徐长卿的心一直揪着,老太太这是啥意思?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好半晌老太太才叹了口气,开口道,“这配色不错,是用了心思的,看起来有点功底,行吧,以后每天下午来吧。”现在肯用心学刺绣的人还有多少啊,不管怎么样,逮着一个先教着吧,她年纪大了,还不知道带个徒弟能带多久呢。这个徐长卿好像多少有点功底了,要是没看错,她的络子的配色像是云省那边的风格。好好□□一番说不定真能继承自己的衣钵呢。
  第三十四章
  听到老太太肯定的话,徐长卿很是惊喜,她忙道谢,“真是多谢杨奶奶了。”
  林薇却是一点她的额头,嗔怪道,“笨丫头啊,喊什么杨奶奶?还不赶紧喊师傅。”
  徐长卿一惊,小声嘟囔着,“那不差辈了吗?”这杨奶奶不是舅妈的舅妈吗?要是她真喊杨奶奶作师傅了,不就是跟舅妈同辈了吗?那哪成啊。
  整个屋子就那么大,徐长卿的小声嘀咕谁还能听不到啊,林薇有点哭笑不得了,“你小小脑袋里整日瞎想什么呢?差什么辈啊,咱们各论各的。”
  徐长卿这才恍然大悟的点点头。郑重其事的向着老太太鞠躬,刚要准备喊师傅,就被老太太制止了。“哎哎,小薇啊,你这张嘴可真厉害,好像我只是答应这个长卿来跟着我学,并没说一定要收她做徒弟啊。”
  林薇却是不管,笑嘻嘻的抱着老太太,撒娇道,“舅妈,你教长卿还不是跟教徒弟一样吗?你自然担得起长卿这声师傅。”边说着,边朝着徐长卿使眼色。
  这么明显徐长卿又怎么会不懂,立马唤了句“师傅”。
  老太太被徐长卿这么脆生生的一声师傅一唤,再大的脾气都没了,没好气的道,“随你们便了。”不过任谁都能看得出她眼中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