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网 > 历史 > 唐朝最佳闲王 > 第七一二章:战车
  工业资源的布局问题挺让人头疼的,半年才新设立的各省,一个个的恨不能天天发来奏疏,希望朝廷可以在工业方面给他们一些支援。
  其实这些人无一不是看了机械厂巨大的利益,好吧,机械厂实际创造的利润并不多,但是其带来的业岗位却是惊人的。
  而且只要产能在那里放着,算现在带不来太多的利润,等到当今市场饱和之后,机械厂的利润便会瞬间升无数个台阶。
  长安机械厂的主业是为军队提供供需,他们制造出来的各种车辆全部被送入了军队,而军队只是出了成本费用,以及低的可怜的加工费用而已。
  一年到头,生产个两三万台卡车,除去所有的开销,长安机械厂真正能落入手的,怕是连一万贯都没有。
  洛州机械厂则是主供基建,卡车几乎是下线一台开走一台,立即被开往各个工地,然后迅速的投入到火热的建设浪潮之。
  嗯,洛州机械厂下线的车辆设备,四分之一都直接坐了火车,然后直奔长安,接着从长安下车,继续西进,说是基建车辆,实际这些车辆则是被提供给了建设兵团,他们工程量大,任务艰巨,卡车数量自然不能少。
  单单只是今年一年,长安机械厂为其提供了一千八百台卡车,而洛州机械厂则为其提供了五千台卡车,将近七千台卡车不断的奔走在沿途各地,使得工程进度近一步的加快了不少,但这个数量依旧远远不够,计划明年洛州机械厂依旧要提供五千台卡车才算是勉强够用。
  而这个勉强够用的前提是,五年内将这条铁路修建完成。
  军队的需求虽然很大,但是按照之前兵部提出的装备数据,加这两年来军队人员的增幅,实际军队最多只需要十二万台卡车基本可以满足需求了,甚至还有些余地。
  而至今长安机械厂已经为军队提供了差不多五万台卡车,按照当下的产能,三四年的时间能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接下来呢?
  两个厂一块供需基建项目?
  产量这么多,所有项目总有做完的时候,而且这些设备一直握在朝廷手,难道是打算独吞吗?
  虽然也可以,但是无形之却给朝廷带来了另一个巨大的问题,队伍越来越庞大,不利于管理。
  所以,有人便打起了民用市场的主意,算不用他们来搞基建,让他们去跑运输也是可以的嘛,这样有利于缓解运输压力,同时还能为机械厂带来实质的利润,何乐而不为?
  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个命令李元吉倒是下了,只不过位置却选择在了郑州,目前大唐境内唯一一个完成铁路十字交叉的地点。
  当然,疑惑自然是有的,但是当消息公布出来之后,这些疑惑也随之消失了。
  位于郑州的机械厂,取消了农用机械工厂,保留了卡车工厂,同时增加了一个规模更大,年产五千台的战车工厂。
  目前的战车项目是在长安机械厂内临时生产的,这也占用了长安机械厂的一部分产能,如果搬到郑州工厂去的话,倒是可以释放长安机械厂的产能。
  同时,借助其十字交叉铁路的地理优势,这些战车可以通过铁路迅速的被运往各个需要的地方,即便不能直达,也可以将其运送到距离最近的地方。
  ……
  位于长安郊外的试验场内,两台钢铁巨兽正发出着自己的咆哮,模样看起来甚是狰狞,但与之前的版本相较起来,却总感觉怪怪的。
  “蒋工,这两台新战车看起来之前的要慢很多吧?”李承光指着面前的钢铁巨兽,疑惑道。
  军事装备他有过了解,但目前为止了解的并不透彻。
  南洋的问题该交代的都交代了,剩下的没李承光什么事情了,恰好战车研究所搞出了新的战车,李承光便被李元吉打发来视察。
  这种单独视察军事装备的事情,对于李承光来说也是大姑娘轿头一次,在此之前,李元吉一般是不让李承光过多的涉及这方面的。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经历的增长,随着与大臣们的交流,与父皇的交谈,李承光也明白了一件事情,父皇已经决定逐渐的让自己去适应了。
  保证了自己太子地位的同时,也要让自己尽快可以适应当权者的生活,目的自然是确保自己可以随时接班,确保权力可以平稳的过度。
  每一个朝代,每一个新老交替的时候,都是一场动乱的开始,这些动乱有大有小,有的只持续了一两年,有的则持续十多年,甚至更久,直到下一次权力的更迭。
  而造成这个局面的根本原因,便是新老当权者两人的能力存在着巨大的落差,新人无法立即掌控局面,而面有没有老皇帝撑着,这样自然容易出问题,这也是历史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顾命大臣的原因。
  同样的,顾命大臣都是老资格,一旦帮助新皇稳定了根基,那是巨大的功臣,凡是被新皇处理的,都是那种仗着老资历装逼的人,觉得自己居功至伟,应该享受一切的人。
  李元吉这波操作的原因,并没有真正的告诉李承光,所以他只能按照李元吉的安排去走,去适应,去学习。
  蒋工便是蒋田,最初的时候是火车蒸汽机组的学徒,后来出师,担任了卡车组的负责人,后来卡车已经完成了定型,开始进入了新阶段的生产,于是卡车组便交给了蒋田带出来的一位潜力新人,这些年来卡车也有过一些不大不小的改动,整体的性能也是提升了不少。
  如今他们正在研究新一代的卡车,不过这个研究真的没什么太大的意义,新卡车能不能成,看的是蒸汽机的效率能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蒸汽机并不是他们的职责,所以说是研究新一代卡车,实际还是在对一代卡车进行改进。
  而蒋田则带着一部分学徒独立了出来,加入了另一部分预科毕业的学徒,组成了新的部门,战车研究组。
  最初的战车,是蒋田他们搞出来的,其实是去掉了卡车的一部分,增加了全面的防护,增加了战位等,那只能算是一个临时拼凑出来的杂牌货。
  而眼前的这两台,却是蒋田带着众人呕心沥血,历经两年半的时间搞出来的新家伙。
  李承光还小,认知还有些不太够,特别是在专业知识方面。
  所以当他提出这种看似业余,又让人无奈的问题之后,蒋田倒是没多大的反应,也不敢有多大的反应。
  这些年来他也养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你可以对我的成果提出质疑,甚至是取消这个项目,这些都无所谓,但只要你不取消这个项目,那么别来干涉我的研究。
  这并非是他不愿意接受不同的意见,恰恰相反,蒋田很愿意接受意见,但他接受的,不是那些什么也不懂的政客的意见。
  他深知道自己的产品是为军队制造的,那么他只接受军队提出的意见,这个价值观其实是很正确的,客户不满意,当然要改了。
  “殿下,新式战车的速度的确一个版本慢了许多,大约有一倍左右,而两者相,质量也有三千二百多斤的差距,其差距的地方在于,车身庄家较之前加厚了两毫米,使得车身的防御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三颗手雷组成的集束手雷,并不能对战车本身起到什么破坏作用。
  除此之外,变化最大的便是轮子,一代采用的是跟卡车一样的轮式,所以速度方面自然有所保障,但这一代采取的却是履带式。
  这是陛下曾经提出的一种概念,加一代战车在各地的使用汇总,所以我们决定了采用这种设计方式。
  而它因为与地面接触的部位较多,阻力较大,虽然让战车的速度降低了,但这件事情却是有好有坏,如说采用了轮式布局的战车,最多只能装备一门三十毫米的火炮,口径再大的话,会对战车本身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是翻车。
  而采用履带式布局,同样的设计,只做这一点更改,便可以装四十毫米的火炮。
  除此之外,它最大的亮点在于通过能力较强悍,一代战车在阴雨天气总是会出现打滑,甚至是陷入泥地的情况,但是这一代却不存在这个问题,不会打滑,也不会陷进去,可以很轻松的开出去。
  至于速度,这个臣是真的没办法了,只能等蒸汽机组那边研究出来同等规格更强力的蒸汽机之后,在进行更换了,在此之前,除非是主动减少防御力量,不然的话,动力方面不会有多少提升。”
  李承光点了点头,算是对面前这两个速度很慢的大家伙有了初步的了解,虽然他依旧觉得不太顺眼,跑起来慢吞吞的,甚至显的有些臃肿,但蒋田的话他是真的找不出什么太大的破绽。
  的确,火炮口径增加了,装甲厚度增加了,通过能力提高了,付出的只是动力的减弱,这似乎并不是不可接受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