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网 > 历史 > 莺莺传 > 第163章
  当然,如果是名声与钱财都有那自然是更好。只不过她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以她家的境况能两者取其一就算是好事了,哪还能两者兼得!
  想了许多,其实也就是在一念之间而已,回过神来她递过了绣活儿:“卖、卖的,小哥给算钱吧!”
  绣活始终是要卖的,不然她又用不上这些东西。而现在她和绣庄,明显是她处于劣势,那么再坚持下去就没得谈了。向来识时务的她立刻奉上了绣活儿,等着伙计给结账。
  伙计捧着绣活去了柜台,张姐儿在后面跟着,就听伙计道:“掌柜的,这是这位姐儿拿来卖的绣活儿,算是中下等的活计,要算钱。”
  掌柜的眼睛何其毒,一眼就看出来东西如何,于是点点头认可伙计的判断,然后道:“行吧,两个荷包...还可以,算一两五钱银子。扇套倒是好一些,支出四两银子,总共是五两五钱银子。”
  伙计听完就用询问的眼神望向张姐儿,张姐儿连忙点头,然后接过了银子。这就是她这三个月功夫赚到的钱了。
  两个荷包两个扇套做了三个月,这并不是她手慢,而是她做的荷包扇套就要花这么多功夫。若是一般的荷包扇套人家自己就能做,何必来绣庄买,所以绣庄买的和卖的荷包扇套都是特别出色的那种。
  而荷包扇套这种小东西就是这样,真要精工细作起来常常比那些大件还要磨人,她这四样东西做了三个月并不是她手慢,就是要花这么多时间。
  话说三个月赚来五两半的银子,这个收入其实已经远远超过扬州普通人了,从这可以看出来她的手艺相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不错。只要不和赵莺莺这种天赋奇高而又经历特殊的人比较,其实已经可以满足了。
  五两五钱银子到手,张姐儿把这成色良好的银子放在手心看了半天,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才把四两银子放进一个玄色钱袋,另外一两五钱银子则是塞进一个大红色缎子荷包。她出来卖绣活的事情她娘也知道,回家以后就会问她要钱,她当然要把打算扣留的钱留出来。
  装好了钱张姐儿也没有多停留,她事情还多着呢,才懒得停留。只不过临走前看了一眼里头正在选各色络子线的赵莺莺,终于承认自己羡慕她——悠闲自在地选一些络子线,就是为了做活儿好玩儿做活儿,而不是被逼着赚钱。到了夏天因为暑热的关系不像做活计,于是就真的不做了。
  她不同,这次的荷包和扇套卖掉了,回去之后她又要开始做。再加上每日做不完的家务,乏善可陈的吃穿住...她的脑子里不只一次想过,快些过这两年,十八岁之前嫁个有钱人,从此之后就摆脱现在的娘和哥哥了。在她看来,无论是她那个自忖规矩的娘,还是自以为能靠学问吃饭的大哥,都只是咬在她脖子上吸血的虫子而已!
  赵莺莺拿着称好的各色线过来,正好看到了柜台上还没有收起来的张姐儿的活计。随口赞了一句不错,掌柜的听了却笑起来:“也就是卖得出去而已,真要说好的,崔七奶奶低头看看自己的衣襟,这样的荷包你要是卖我,那我才是有多少收多少。”
  赵莺莺衣襟上别着一个秋香色扇形荷包,荷包不大却细致地绣着昭君拜月图,难得的是手艺出众。这种等级的荷包除非订制,不然绣庄都是不卖的——能做出这种荷包的绣娘都不会做荷包,有那功夫做别的赚钱的多。
  所以除非是加钱定做,不然确实只能在有钱人家的小姐奶奶身上看到——她们都是有满屋子的丫头和针线上人的,精细地做这些东西,自然又不一样。
  掌柜的这话就是说笑而已,赵莺莺捂着嘴摆摆手,把拿的东西包好,谢了又谢,人就离开了。
  回到家之后让桃儿收起东西,正说话来着,忽然听到后院一阵响动,便问道:“怎么回事,倒像是劈柴的声音?”
  赵莺莺家烧柴,可是不用劈柴,应该说居住在扬州城里的百姓基本上都不劈柴,他们用的柴禾稻草之类都是从牙行那里买来的。一捆捆劈的整整齐齐,哪里还用费心。所以赵莺莺听到一阵‘剁剁’声像是劈柴,才觉得奇怪。
  桃儿抱着那堆络子线,笑着道:“正是在劈柴呢,后院的两棵橘子树、一棵桃树、一棵枇杷树今年春天的时候不是被虫蛀空了?反正结不出果子来了,白放着蛀倒了才是麻烦。老金干脆拿斧头给砍倒了,如今正劈柴呢!”
  圆娘和金三水原是乡下庄户人家,这种砍树劈柴的活计别说多熟练了。
  赵莺莺听这话却像是被提醒了什么,拍掌恍然大悟道:“我就觉得近日忘记了什么事,原来是这个——你让老金别做了,这个时候天正热,劈什么柴!真要做等到傍晚或者早上的时候做。现在先请他过来。”
  虽然不知道赵莺莺找金三水有什么事,但是桃儿还是什么都没有问地放下东西去找金三水了。不一会儿金三岁就到了正房堂屋,大概是他少见赵莺莺,这时候手脚有些局促,只跨进门槛就不再往里走了。
  赵莺莺见了也没有勉强,自然道:“老金,你原是懂种植的,会不会种果树、架葡萄架?”
  若是打算开出一片菜地来,赵莺莺也就不需要问了。可是她问的是果树上的事情,这就不同了,庄户人家都是种粮种菜,只有专门的果农才会懂得这些。
  但是金三水很肯定地道:“会的!这些事情我在家的时候做过——那时候谁家屋前屋后不栽一些树,等到树木成熟了可以卖钱。不过最多的还是给自家儿孙攒着,将来成家的时候好盖房子使。其中也有一些人家会种一些果树,为的是有鲜果子吃。我当时是种树的好手,村里做这种事都叫上我,久而久之种果树的门道也就知道了。”
  这算是意外之喜,赵莺莺本来也就是顺嘴一问,她本来的打算是问过之后就让金三水跑一趟花鸟市场那边,那边肯定有合适的苗木。然后再请一个师傅回家,可以帮着把家里的果树种了。
  赵莺莺对于自家种自家摘的鲜果还是很喜欢的,所以今年春天的时候发现果树被虫蛀死了还挺在意,一直想着要补中。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中间就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成行,然后渐渐的就忘记了。直到刚才因为外界的提醒这才想起来,赵莺莺不打算再次拖下去了,快事快办说干就干,这样总不至于又被忘记!
  这样想着她就道:“到花鸟市场上给看一株橘子树,这是我喜欢的,不能少。另外再来两棵樱桃树,我没出嫁之前家里就有樱桃树,反而这边没有,实在是可惜了。还要一棵十月桃,枇杷就算了,我和本哥都不大爱那味儿——对了后院不是还活着两棵板栗树,给砍了...换成梨树。”
  对于板栗这种,赵莺莺和崔本都是既不讨厌也不喜欢。不过如果有要吃的时候,她还是更喜欢买一些,而不是自家有两棵板栗树。原因也很现实,她觉得板栗树开花的时候味道太难闻了,她是在想不到当初崔本是怎么想到要在家里种板栗树的。
  后面看家中树木成活都不容易,那时候她也是新媳妇,不好说什么砍树之类的话,恐怕坏了风水上面的忌讳。至于后来,她不常去后院,又有一些习惯了,砍树的想法也就没有被提起。
  刚刚之所以说这个,一个是这次机会好,其他的树要重新种,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不差多那两棵。另一个就是赵莺莺打算在后院架葡萄架,还要给曦姐儿做秋千,这样一来自己一家人在后院的活动就会直接增多。让赵莺莺习惯板栗树开花那股奇怪的味道是不可能了,她干脆决定砍掉树。
  金三水一寻思,劝道:“奶奶,那两棵板栗树长的可好,砍了实在可惜。要是不行的话,不然我给挖出来,送到花鸟市场上换果树也换得到。”
  这是金三水体谅家里,想着给赵莺莺省钱,赵莺莺当然不会拒绝,手一挥就算是答应了。然后具体的各种事全都交给金三水打理,至于她自己,只管出钱和告诉哪些树种哪里,这些都各有不同的安排。
  要说种树还是晚上好,毕竟现在天气热,要是大中午的种树,说不定半天下来苗木就晒死了。于是赶紧的金三水把板栗树给连根挖了出来,包上一个泥土团子,小心地放在一边。等到靠下午晌的时候,只匆匆喝了两碗粥,吃了一个酱菜烧饼,这就驾着家里的骡车把两棵板栗树送到了花鸟市场。
  等到稍迟一些,还算是晚饭的时候就把赵莺莺要的各种苗木给送了回来,顺便还有一些木头,据他所说这是搭葡萄架要用的。其实刚刚种上葡萄藤的时候还用不着,但金三水办事利落,买葡萄藤的时候干脆买上了这个。
  崔本招呼他先不忙种树,先吃饱了肚子等他和他一起干——这些树可不少,真要金三水一个人做,非得到深更半夜不可。
  两个男人做事,又有圆娘在一旁帮忙,事情做的很快两个时辰出头事情就做好了,就剩下葡萄架子没有搭。崔本让金三水歇着去:“干嘛这么赶,又不急等着用葡萄架,明日剩下大把的时光搭架子。”
  等到崔本回房的时候赵莺莺并没有睡,而是一直等着他。他回来之后就立刻让桃儿担热水进来,这种树可是体力活,可不是满身大汗了!
  崔本洗澡的时候赵莺莺就对着屏风后头道:“明日你早些回来,给后院搭个秋千,这是我之前就答应过曦姐儿了的。也别让老金做,曦姐儿说就想要你做的,再不然就要你去请源哥儿来做。”
  崔本的声音隔着屏风和热气没有那么真切,瓮瓮道:“她还真会挑!”
  这里说的不是他自己,而是指崔曦想让崔源过来搭秋千的事情。崔源从小就心灵手巧,不然也不会去学木匠了。他大概今年秋天就要学出师,自家开个木器行赚钱做生意。
  搭秋千这种活计崔源还真做过,是替几个哥哥家里的孩子做的。崔曦也是看到了,觉得比一般伙伴家里的要强出二里地去,立刻崇拜起了崔源。这种崇拜仅次于对小舅舅的崇拜——赵茂如今跟着有名的师傅学白案,天分很好做的有模有样,每次到赵莺莺这里来都能给崔曦带来捏成动物、栩栩如生的点心。
  崔本擦干水穿上一身纱料的中衣,出来的时候撇着嘴道:“告诉咱们家那个小冤家,想让她小叔来是不可能的了,她能有的就是她爹的手艺了。爱要要,不爱要的话就什么都没有了。”
  虽然是这么说,他才是那个最娇惯崔曦了。想了想后院的安排就道:“那几个果木要长到能够遮荫那还有几年呢...明日种些长的快的竹苗下去,明年夏天要玩秋千也就无碍了。”
  赵莺莺被他这一套口是心非听的发笑,强忍着不来也没必要,于是干脆笑了起来。更可乐的是崔本根本不知道赵莺莺笑什么,于是拿疑惑的眼神望着赵莺莺——赵莺莺笑的更厉害了,手上挥着帕子让他别说话。
  “行、行吧,你明日给小祖宗搭秋千种竹子就是了。”赵莺莺上气不接下气道。
  于是等到第二日,赵莺莺家里的后院就搭起了结实漂亮的秋千。这秋千是拿漆了红漆的木头搭成架子做成的,缠上五彩的麻绳做装饰,两边还系着彩绸。这样的秋千不仅好玩还十分好看,看到这样的秋千,原本不喜欢玩秋千的恐怕也要玩一遭。
  崔曦当时就要玩,可惜被崔本和赵莺莺以晚上太晚给弄了回去。倒是他们小夫妻两个玩了一回——当然,他们的说法当然不是玩秋千。
  对于愤愤不平的女儿,他们解释道:“我们是在替你试这个结实不结实,要是我们两个大人都没问题,你自然就更不成问题了。”
  年纪还小的崔曦比较好骗,反正是高高兴兴地接受了这个解释。
  第217章
  张家一家渐渐在甘泉街这边安顿下来, 随着站稳脚跟,张太太头一件事就是打探四周有什么靠得住的媒婆。旁边人家就给她荐了毛嫂, 说是左近人家好姻缘倒有一般是她配成的, 最是稳妥不过。
  张太太年纪已经大了, 又一心一意守着儿子读书过活, 自然不是为了再嫁。她虽然无再嫁之意, 家中却有一个正当嫁龄的女孩张姐儿。张姐儿今年有十六岁, 说亲、定亲、待嫁, 一套走下来想要十七八的时候嫁人已经颇为紧张了。张太太一向自忖规矩, 自然做不出今日说亲明日嫁的事情来, 所以这时候开始说亲其实已经迫在眉睫。
  按照规矩, 准备了两色礼物去拜访毛嫂,毛嫂听这么一说, 立刻拍着大腿答应下来:“令爱我在街上见过, 出落的好人才!又兼是这么一个门庭,想要寻一个好婚事实在是容易不过了!”
  说着抬眼看了一眼张太太, 试探问道:“张太太家姐儿平日在家做什么,爱玩儿什么?要我说,张太太家是书香门第,张姐儿又生的恁般,这已经足够了。可若是还有一两样别的好处, 懂得诗书能写会算,那就更好说亲了。”
  按照毛嫂所想,这张太太自然是不肯自家女儿随便嫁个一般人家的。要么是往富户里面嫁, 要么是给个门当户对的读书人家。读书人家自然希望自家儿媳妇懂得诗书,不然娶进门来什么都不懂就不像了。富户则更加看重这一点,读书人家迂腐的恐怕还要想一想‘女子无才便是德’,富户却是全然不管的。他们为什么讨个读书人家的闺女做老婆,还是落魄读书人家?这又图不到钱财势力,图的就是名头,图的就是这个女子的教养。
  好多富户通过做生意等手段有钱之后就想着要改换门庭,令下一代读书找出路。只不过读书之路何其难,他们并不缺供养子弟的钱财,可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找到门路进入这一途,更不知道读书人怎么教养出来。
  这种时候娶个读书人家的小姐来养育下一代就成了最简单的事情,这些小姐们来自读书人家,对这种事情最了解不过了。再加上世人都道‘穷有根,富有种’,读书种子也是有本而来,这是指望靠着读书人家姑娘生个读书厉害的子孙来!
  因为此,那些大商户会讨落魄官宦人家的女儿做媳妇。次一等的轮不到官宦人家,那就只能沾沾文气了,像是这等举人家的小姐,那就很过得去了。唯一的问题是张举人已经去世了,这就得降一些等次。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若张举人没有早逝,张家也不是如今的样子,根本轮不到这些富户娶人家姑娘。
  说到这个,张太太皱了一下眉头,轻蔑道:“女孩子家认得几个字就叫不错了,读那么多诗书做什么?本业还在针凿女红上。我家姐儿从小做针线,在同龄女孩子中也算是出色的。又兼助力家里的家事,各种都来得,这还不好?”
  毛嫂一听就知道张太太正是那种古板的,于是叹了一口气,并不与她顶牛,只附和着道:“张太太说的是...就是不知道张太太打算给令爱说个什么样的亲事,您留个准信,我也好往外留意。”
  毛嫂那是做老了媒婆的怎么可能会和顾客争执,这种时候不管顾客怎么说怎么做,他们都是对的!就算在毛嫂看来张姐儿失去了一个很大的优势,她也不会说出来。要是说的人家恼羞成怒了,说不定她就要少一桩生意了,何必呢!
  张太太满意地点点头,这才指点道:“我们这样的人家最讲究的就是门当户对,往低了去那未免对不住姐儿她爹,将来说不得要责怪我。可若是往高了去,先不说齐大非偶,就光光看着也有攀附的嫌疑,还是算了。”
  毛嫂立刻捧场地赞了几句张太太家的‘风骨’,但其实她心里毫无波动。在她看来张太太这只不过是把务实的想法说出来而已,不想低嫁很正常,谁家会愿意姑娘低嫁?至于不想高嫁——那也要高嫁地出去啊!
  这世上说齐大非偶的人好多,可是也不想想,真的想要高攀某某人家那也是不容易的。人家高高在上怎会随便看上远不如自己的人家,这种事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了。偶尔有那么一两件,根本不足为凭。
  张太太受了毛嫂的捧场心里更加满意了,于是接着道:“这门当户对最好也是个读书人家,说亲的后生能在读书就更好了。以读书为本业的人家大都是有规矩、家风纯善的,向来孩子嫁过去也就放心了。”
  张太太做的是将来女婿儿子一起登科的美梦,她不会想那有多难。大概在她看来她丈夫当初是中了举人的,日后儿子中举人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至于女婿,那就要好好挑选了。
  毛嫂点点头算是应承下来了,扬州城这么大,读书人那么多,找个读书人家嫁过去并不很难。在这一点上她对张太太印象好了起来——她最讨厌的就是看不清自家是个什么情况,就想往高了好了去说亲!也不想想那样的人家看得上看不上!
  张太太这一回算是满意而归,见到女儿的时候却没有声张。她依旧是老派的规矩,想当初赵莺莺没出嫁的时候王氏能当着她的面议论这种事情,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在张太太所在的张家的!
  至于张姐儿,她倒是隐约知道她娘出门是为了给她寻摸亲事,这一点她并没有放在心上。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她这个年纪说亲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更何况她巴不得早点嫁人呢,她早就不想呆在这个让她受累受穷紧巴巴过日子的家了。
  应了一声,借口做针线就回房了,却走到一半被张太太叫住:“先不忙着做针线,你先去酒铺打一些酒,再上药局买一些药材,这次要上等的。你哥哥的师长不是快要过寿辰了,家中昂贵的礼物备不起也要尽尽心意...那位夫子赞过家中的药酒,这一次给泡一些。”
  不情愿地应了一声,打酒就算了,买药材可不是什么好事。张太太泡药酒的方子自然用不上什么人参鹿茸冬虫夏草这些名贵药材——其实是用不起。但是肯定也要用上一些不错的优质药材的。
  无论是什么时候,看病吃药总是格外昂贵,优质的药材大都不便宜。根据张姐儿的了解,要泡出这一副酒须买的药材少说也要三四两银子。她家一个月的家用也就是这么多了,这还是家中要维持基本的体面,张哥儿偶尔会请同窗好友来家吃饭,不然一般的三口之家只要二三两银子就足够过的不错了!
  这里花三四两银子肯定是从家用开支里列的‘意外支出’中走——那些本不在计划中的支出是预留了钱的,可是这个钱相当有限。根据张姐儿的计算,这笔钱再支出个三四两也就不剩什么了,可是这才过到年中啊!
  有心想要说一两句,可是见张太太那样理所应当八风不动的样子她又说不出什么了。值得实在道:“娘,药材钱怎么办?若是开支这一笔,家里应对意外的钱就花空了。下半年说不得还有不少的事儿,到时候花什么呢?不然就买上几色敬师的礼物,一般学生送老师的也不贵,想要不失体面也只要一两银子上下——”
  “说的什么话!”张姐儿话没说完就被张太太打断了。
  “尊师重教是咱们这样人家最重要的本分之一,你这里说些为了钱节省送夫子礼物的做派既不是可笑?明明是举人家的小姐怎么满身都是铜臭?整日斤斤计较蝇头小利也不怕外人知道了笑话!”
  这话说出来该笑话的是张姐儿才是,若是几年前她还会和张太太辩论——若是没有她斤斤计较,这个家的日子早就乱七八糟了。这难道不是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筷子骂娘?可是如今她不会了,她早就知道她改变不了张太太的想法,只会被恼羞成怒的张太太认为是狡辩,然后罚她。
  “是,您说的是。”
  随便应承,也不去看对面哥哥偷偷露出落井下石的笑容。在她看来这个哥哥就是个傻小子,等到日后自己出嫁了,她就等着看他能把日子过成什么样。只有想到他日后讨不了好,她才能觉得内心舒服一些。
  张太太自然意识到了张姐儿话语中的敷衍,可是张姐儿都这样说了她也不好一直紧咬着不放。于是又照例责备了几句,然后话题一转:“说到银钱不够了,左不过开源节流两条。家里你哥哥要读书,我和你又是妇道人家,开源的事情就不要想了。倒是节流,勤俭是妇人持家的第一要务,难道你没学到?”
  见张姐儿不吱声,她语气更加严厉了一些,逼问道:“蠢材!这也不懂?这是要你裁剪一些开支呢!这还要我告诉你——罢了,我先给你说一条,我和你衣裳都是够的,今年冬天做冬衣的时候就只做你哥哥的。你哥哥常常要在外头走动,老是几件旧衣裳可不成,咱们两个家常居住倒是用不着。”
  冬衣因为要用两层布料,再加上棉花的关系,算是比较贵的。正正经经做两身簇新的冬衣,哪怕不用绫罗绸缎那也得二两银子。若是用上好布料,缎子面子之类的,添个一两很正常。
  听到自己冬衣也做不成了,张姐儿嘴唇掀动想要说什么——她是还有旧衣服不错,可是去年的冬衣里头棉花就是用张哥儿旧冬衣里的,只不过拆了又弹而已。去年还算应付过去了,今年肯定更加不保暖。
  她有几件冬衣,倒不至于会受冻,只不过她实在受不了张太太永远在剥削她补贴哥哥的。并没有直接对上,只是脸色却冷了下来:“哦,我知道了!”
  说着也不讲什么规矩了,直接扭身就走,她可不知道自己再留下来会生出多大的气,又会因此做出什么事来。最怕的就是气上头做出不理智的反应,要知道这个家依旧是张太太在当,她做什么反抗都是无谓的,只不过是给让自己更加难过而已。
  走在去酒铺的路上,她一路踢着一块小石子,越想越不是滋味,生气极了。而排遣内心气愤的方法就是报复回来,她这一路都在计划如何把下半年每月的家用克扣下来,反正她得把等同冬衣的钱抠出来,这是她应得的!
  这样想着走到了酒铺,这时候酒铺人不算多,她进去的时候伙计们正在轮换着吃饭。所以站在柜台前的并不是平常坐柜台的伙计,而是已经吃完饭的崔本,她反正已经吃好了,就替人看一会儿。
  一看见崔本张姐儿就想起了之前被这男人无视的事情,心里有点小不爽快。其实她耍心机有几年了,其中有上钩的,也有不上钩的,像崔本这样的也不是没有遇到过,她以往并不大放在心上。
  之所以对崔本印象格外深刻与不同,其中原因很微妙——大概是崔本人年轻,而且生的一表人物吧。
  想想看,若是一个不上心的人表现的无动于衷,那也该是没什么罢...可要是一个另眼相待的人格外无视自己,那感觉就不同了。
  崔家几兄弟像他们娘,都长的不错,尤其是崔本和崔源两个最小的。眉峰利落、鼻梁高挺,面相也好,若是换上公子哥儿的打扮,那也是小秦淮河上的姑娘倒贴也肯的人物了。
  万氏原来对崔源有万种抱怨,可是真看到崔源的时候还是满心欢喜,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崔源生的实在让她喜欢!
  人家都说男子的长相不重要,可是这话说差了,男子的长相对岳父岳母不重要,然而对年轻姐儿那可不是不重要,这个年纪的青春少女哪一个不爱长得俏的郎君?要是崔本不是已经成亲了,张姐儿说不得要想嫁给他呢!
  “要十斤玉泉酒!”张姐儿抿了抿嘴,拿出了打酒的酒壶。
  玉泉观是扬州本地的一座道观,道观后面有一眼泉水,取那里水酿造的酒就是玉泉酒了。这是一种品质很好,很多扬州本地酒坊都会酿制的酒。张姐儿之前看过崔家酒铺的玉泉酒,品质上乘价钱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