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凤笑着拍了拍这个可爱的大家伙,转身向远处的集市上走去。暹罗人的服装,总的来说比较朴素,在这个地方多以民族服装为主。
暹罗男子的传统民族服装叫绊尾幔纱笼和帕农纱笼。帕农是一种用布缠裹腰和双腿的服装。绊尾幔是用一块长约三米的布包缠双腿,再把布的两端卷在一起,穿过两腿之间,塞到腰背处,穿上以后,很像后来现代人穿的灯笼裤。由于纱笼下摆较宽,穿著舒适凉爽,因此它是暹罗平民中流传最长久的传统服装之一。
女筒裙是暹罗女子下装,筒裙同纱笼一样,布的两端宽边缝合成圆筒状,穿时先把身子套进布筒里,然后用右手把布拉向右侧,左手按住腰右侧的布,右手再把布拉回,折回左边,在左腰处相叠,随手塞进左腰处。穿时也可以用左手以同样动作向相反方向完成。
虽然看起来没有中土的衣服华丽好看,但胜在古朴耐用,且带有浓厚的民族气息。
今日的暹罗格外的热闹,方勇用简单的泰语问了一下,才知道原来今日正是暹罗人最重视的节日——水灯节,水灯节是暹罗的主要节日,亦是民间最热闹、最富诗意的传统节日,届时曼谷全城沸腾,万灯漂流,壮美无比。
这是一个充分体现暹罗青年男女旖旎恋情的节日。因为每逢水灯节的夜晚,无论是城市或在乡镇,只要是频临河港或湖边的地方,水面上都会飘满水灯,闪亮着一片烛光,辉映着青年男女们双双的幸福靓影,而一片花香和轻快抑扬的“放水灯”歌声中,构成一个欢乐的水灯节之夜。
熙凤一听,顿时大感兴趣,让方勇问那个憨厚的赶象人,这一晚除了放水灯,还有什么奇特好玩之处。方勇想了半天,才用那可怜的泰语连着手舞足蹈地比划着,才让那个赶象人明白了他的意思,遂放慢了语速,也用上夸张的手势让熙凤等人明白了,在这一晚暹罗国王必循例龙舟游河,王后及妃嫔亦随圣驾游幸,其时臣民嬉水于河中,随后在国王的主持下,全城大放烟花,彻夜欢腾。
熙凤一听能见到国王,马上就联想到了金灿灿的金银珠宝,于是对方勇道:“方大叔,这暹罗语您好像不大熟悉,请去帮我找个翻译来吧,我这有事儿要好好问他。”
方勇脸上一红,却连忙应了下来,毕竟他只不过是一个长期漂在海上的船工,虽勉强能用暹罗话跟人交流,但要是真的翻译一些细致的话语,自己还真没那两把刷子。
不大一会儿,方勇就唤来了一个白白净净的小伙子,瘦高的个头,五官与中国人一般无二,只是穿着正正经经的暹罗服装,脸上带着阳光的微笑端端正正地站在了熙凤面前,笑出了一口洁白的牙齿。
方勇笑着介绍道:“这个孩子叫马里奥,是我早年先识的一个兄弟的孩子,他的母亲就是这暹罗的姑娘,所以他从小就精通汉语与暹罗话,凤哥儿找他当翻译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熙凤点了点头,端详了这个十几岁的阳光少年,那少年也不拘束,用标准的汉语与熙凤问好:“坤凤兄,我名叫马里奥,今年十四岁了,是这里最好的向导与翻译,您找我来游览暹罗可真是找对人了。”暹罗人通常称呼人名时,在名字前加一个“坤”字,无论男女均可用,表示为“先生”、“夫人、“姐”之意。而兄则是一种尊敬亲热的称呼,这些来自现代的熙凤自然是知道的,所以对这这个少年点了点头,同意了他的毛遂自荐。
这个马里奥虽然年纪轻轻,却非常热情,带着熙凤等人专往最热闹的地方钻。熙凤发现在这个传统节日里,白天走在大街小巷上,不难发现许多勤劳的暹罗妇女,就在自己的家门口,或是店铺门前,聚精会神,制造漂亮的水灯。
这些水灯的材料以香蕉干和香蕉叶为主。妇女们以熟练的手法,一刀就把香蕉树干横切成圆块状,每块大约三英寸厚。这圆茎块就是水灯的底部,水灯能够飘浮,全靠圆茎块内充满空气与疏松的结构。
接下来是灯身的部分,妇女们天生巧手,她们把新鲜的香蕉叶片,或翻或卷或切或割,并以小枝条围绕香蕉圆块来固定。各种款式的水灯,不到一只香的功夫就摆了出来。
看到此景,熙凤不由赞道,暹罗人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民族,几乎任何一种自然材料,一落入他们手中,就能创造出各种巧妙的艺术品,例如树皮制成的书笺,小辣椒糊成的发夹,还有这小水灯,真是叫人爱不释手。
有些大的店铺又制作出了豪华型的水灯,加上纸板做造型,还将水灯染上鲜艳的颜色,并添上许多鲜花,有的甚至还编成小船的样子。店铺里大大小小华丽的水灯悬挂在那里,精致小巧的水灯,大概就只有巴掌大,而造型较盛大隆重的,则需要两个以上的人一起抬着,才有办法放进悠缓的河水里随波漂流。
这些水灯看似简单,它包含着暹罗人的辛劳和祖先的情怀,以及浓厚的佛教宗教气息,还有那握在手中的香蕉叶淡淡的幽香,这些不是光翻翻书本就能体会得到。
熙凤一个个地观赏着,赞叹着,马里奥在旁边一个个地帮她介绍着,旁边的店员不像某些地方的店小二见人光挑不买便气上心头,使劲儿给顾客摆脸色,她们始终保持着完美的笑容,眼神也柔和的仿佛冬日的阳光,看着这两个少年在店里挑来挑去,却是一副看着自己孩子玩耍的温馨模样。
熙凤感觉要被这些古朴醇美的小店感染了,渐渐的心里有种酸酸的感觉,好像是重生过来第一次有这种感觉,熙凤她想家了,想念那个远在金陵的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