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网 > 历史 > 麒麟阁传 > 第90章 剿抚良策
  病已看到后将军赵充国奏疏大怒,“朕调发三辅、太常犯人,又调三河、颍川、沛郡、淮阳、汝南等中原兵,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等边郡骑兵,与武威、张掖、酒泉太守等郡兵,共计六万人给他,他竟然还敢抗旨!”
  给事中梁丘贺忙劝慰道:“陛下,赵将军奏疏中已经说明了原委。”病已怒道:“读来!”梁丘贺忙扬声道:“微臣知道粮谷调度困难,难以久持,如果继续拖延,必然生出其他变故。为明君计,为百姓谋,微臣请求在西部屯田!临羌东至浩亹县,羌人故田及公田、荒地等共计二千顷以上。另外微臣请罢骑兵数万,只留步兵一万二百八十一人,分屯要害处。修乡亭,浚沟渠,治湟峡以西道桥七十所,即可通达鲜水左右。今大司农所转运粮草,足够一万人一年食用,无须再运,请陛下恩准!”
  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等人齐齐附议,见朝中过半的人都赞同赵充国意见,病已稍稍放心。派人给赵充国去信,询问赵充国打算屯田多久,何时能够灭羌。
  赵充国再次上书道:“若要灭羌,必须贵谋而贱战,争取一战定乾坤,而不是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争。所谓百战而百胜者,未必是善于打仗者,而恰恰是以己之不可胜待敌之可胜!羌人虽然是蛮夷,但趋利避害,爱亲戚,畏死亡,与汉人无异。今远离故土,骨肉分离,且失去良田美草,人人暗怀归心。只要陛下班师罢兵,派一万人屯田,顺天时,因地利,以待可胜之机,贼人必败无疑!微臣驻守金城,贼人先后降者一万七百余人,此羌人自相瓦解之征兆也,微臣以为决战时机指日可待!”
  病已望着赵充国奏疏,感慨道:“赵将军说得有理,你们怎么看?”前将军韩增扬声道:“陛下,赵将军上奏屯田等优势:一是留田步兵九校、吏士万人留屯,屯田积蓄,以为防备,招抚并用,威德并行。二是大军压境,形成威慑,令羌人不得返回肥沃土地,积贫积弱,必然内部瓦解。三是我军兵农合一,且战且耕,不失农业。四是军马一月之食可供田士一年之食,罢骑兵可以节省大量费用。五是轻装士卒循河、湟漕谷至临羌,扬威武。六是闲暇时伐木材,修治邮亭,作为哨岗,再充实金城。七是待敌人疲敝,挥军进发,乘敌之危;或坚守不出,坐看敌人受饥寒疾疫之患,坐得胜利!八是坚守不出,可以避免伤亡,又没有路阻、远追的弊端。九是内不损威武,外使贼人无法乘虚进攻。十是不惊动羌族其余部落,无节外生枝!十一是趁机治湟中道桥,可通行至鲜水以至西域。十二是节省费用,徭役中息。”
  十二条奏事上呈,群臣议论纷纷,大半附议。病已感慨道:“如果赵将军早上呈十二条奏事,朕也不用派军远征!不过如果按照赵将军的意思,屯田驻守,需要多少年才能平定羌乱?如果羌人趁机进攻,他如何制止?”
  旨意下达,赵充国望着奏疏,字字读道:“‘决战时机指日可待’是指何时?今年冬季吗?还是指明年?将军只计算我军,而不计算敌军,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若敌人闻我军罢兵,立刻聚集精兵猛将,袭扰我屯田士卒或修道兵卒,袭杀我大汉子民,将军区区一万步兵如何能够制止?”
  左右纷纷苦劝,赵卬也赶紧劝谏道:“父亲,陛下已经震怒,天威不可犯啊!”赵充国叹气道:“待我再修书一封!当初陛下降旨,有功则赏,有罪当诛,微臣所以派遣羌人宣谕陛下旨意。罕、开两部落得知陛下心意,纷纷坚守不出,不敢助纣为虐。如今先零羌杨玉阻断道路,时时入寇,当为首恶。如果陛下要诛杀当先击先零羌,不该诛讨无辜。臣闻兵法:‘攻不足者守有馀。’又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现在先零羌打算祸乱敦煌、酒泉,咱们不如以逸待劳,此取胜之道也!如果先攻罕羌,先零羌必然相助,得不偿失。如果布军于敦煌、酒泉,重创先零羌,则罕、开之属可传檄而定!否则,恐十年也难平定羌乱!”
  群臣议论纷纷,齐齐附议。见众志成城,病已感慨道:“赵将军堪比廉颇、蔺相如,有他在,国家无忧矣!赵将军给朕算了一笔账,羌人三大部落合兵五万多,加上其他部落,约有七万兵以上。如果都要讨伐,恐怕没有十几年也灭不了他们。百姓刚刚过上好日子,朕不忍使他们再受战争之苦!就依了赵将军,全力对付先零羌,接着屯田西部!”
  不久许延寿、辛武贤也齐齐送来画策,病已权衡左右,既采纳了赵充国离间羌人之策,又采纳了许延寿提出的杀一儆百的威震策略。传旨令赵充国坐镇指挥,强弩将军许延寿出张掖,破羌将军辛武贤出武威,中郎将赵卬出金城,三路夹击先零羌。
  许延寿率军一万出张掖,与先零羌主力遭遇。之前许延寿举荐严延年出任长史,随军出战,这时严延年疾呼道:“将军,敌军一到,迅速布阵吧!”许延寿知道羌人善战,立刻摆出锋矢阵,两翼布上骑兵。羌候杨玉大喜,见汉军不多,立刻指挥一万大军进攻。两军交战,许延寿挥旗指挥两翼骑兵包抄,很快形成了三面合围之势。杨玉大骇,顿觉不妙。果然激战数日后,死伤大半。杨玉见汉军死伤不多,料定形势不妙,急忙撤军。许延寿瞅准时机,迅速出击,俘虏四千人。杨玉只带两千人仓皇逃走,险些没命。
  辛武贤率军一万出武威,遭遇了先零羌犹非一万大军。辛武贤奋力厮杀,激战数日,斩杀三千,俘虏两千。犹非遭遇重创,忙引军退去。途中遭遇赵卬一万大军,犹非大怒,命一千人挑衅,引赵卬出击。赵卬果然上当,追到令居时,突然觉察不对劲。左右疾呼:“不好,咱们辎重被劫!”赵卬急忙回攻,不料粮道被劫,困在令居县无法联系赵充国。
  赵卬大惊,派人向病已报告。病已怒道:“这个赵卬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立刻传旨,八校尉与骁骑都尉、金城太守一起出兵打通粮道,接回赵卬大军!”
  三路齐出,联合搜捕山间的羌兵,终于寻到了犹非老巢。赵卬为了戴罪立功,亲自率军出击。金城太守等人纷纷劝阻,赵卬冷笑道:“你们怕我建功吗?”众人只好依了他,一起率军出击。
  犹非察觉不妙,迅速奔逃。赵卬率军疾追,斩杀数百。犹非刚逃到浩亹水北岸,又遭遇了辛武贤大军截杀。两军鏖战,犹非且战且退。这时赵卬率军赶来,三面合围,犹非大军死伤惨重,四散逃去。
  赵卬大喜,立刻宴请辛武贤,笑道:“多谢太守出手相助,否则愚弟这次就闯了大祸了!”辛武贤也笑道:“我两位弟弟都在你父亲帐下,以后还望赵兄多美言几句!”其实赵卬比辛武贤还小几岁,两人都是过了半百的人,相见甚欢,喝得不亦乐乎。
  辛武贤酒量惊人,门风很严,而赵卬却嗜酒贪杯,酒后喜欢胡言乱语。辛武贤一开始只当是醉话,没有在意。后来赵卬语出惊人道:“不瞒兄弟,如果不是我爹,这羌人根本灭不了。不是我夸口,我爹可是为大汉三代立下了汗马功劳!”辛武贤忙附和道:“那是,当年孝武帝时,赵将军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险些被匈奴困死。关键时刻,听闻是赵将军率百名勇士,硬是杀出一条血路,救出大军!”
  赵卬大笑道:“那都是小功,不值得一提。还有呢!”辛武贤一惊道:“莫非还有大功?哦,我想起了,先帝时,武都氐族叛乱,赵将军以大将军护军都尉的身份带兵平定此次叛乱,后来升为水衡都尉。接着又出击匈奴,俘获西祁王,因功升任后将军。”赵卬摆手道:“不是不是,还有更大的功劳!”
  辛武贤摇头叹气道:“恕在下孤陋寡闻,不知道贤兄指的是什么?”赵卬招招手,贼笑道:“我悄悄告诉你,你可不能乱说。当初霍大将军在位,听闻陛下对车骑将军张安世很忌惮,想暗中除掉他。你不知道吧?据说这个张安世一心向着先帝,对陛下十分不屑,加之又与大将军关系颇好,所以惹怒了陛下。”辛武贤脸色大变,吃惊道:“这……这可是灭族的大罪!贤兄不要再说,我全当没听过。”
  赵卬得意笑道:“这里就你我两人,说的都是不传六耳的话,我都不怕,你怕什么?”辛武贤皱眉道:“那陛下为什么没有动手?”赵卬贼笑道:“还不是因为我爹出手了!我爹听到传闻,立刻入宫面见陛下,对他说:‘张安世是个人才,手拿簪笔侍奉先帝数十年,从没有失误,可见十分忠诚谨慎!’”
  辛武贤饶有兴致问:“后来呢?”赵卬贼笑道:“我爹一席话救了张安世一家,哈哈……你说这功劳大不大?”辛武贤忧心道:“大,太大了!”暗地里犹疑不决,既担心赵卬日后醉酒吐了真言,牵连自己;又担心赵卬继续胡言乱语,有伤病已圣名。
  三路大军俘虏八千,斩杀上万。消息传来,赵充国大喜,一边上书请求赦免羌人,一边亲率两万大军进攻羌人老巢。先零羌老幼还不知道杨玉和犹非大败,突然见汉军杀来,慌忙放弃辎重武器,狼狈逃跑。赵充国缓缓追击,往湟水方向赶。辛武贤的弟弟辛汤疾呼道:“将军,敌人已经望风披靡,何不迅速出击,建立大功?”赵充国摇头道:“穷寇莫追,缓缓追击则敌人慌不择路,急追则敌人必拼死抵抗。”
  在汉军的追赶下,上万羌人四散逃去,近半逃往湟水。见无路可进,羌人纷纷涉水渡河,淹死上千人。赵充国迅速三路围击,俘虏五千人,斩杀上千人,大败羌族。又回军俘虏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余辆。
  大军来到罕羌领地时,罕羌严阵以待,后来见赵充国大军秋毫无犯,人人欢喜道:“汉军果然讲信用!”其余羌族部落纷纷派人来表忠心,希望归还汉土,返回故地。赵充国大喜,派人赐礼品,送还羌族俘虏。辛武贤弟弟辛临众吃惊道:“将军,这些都是反贼,贸然遣返恐怕不妥!何况咱们还没有请旨!”赵充国大笑道:“能不能平定羌患,不在于杀人,而在于诛心!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取信羌人,他们才会甘愿臣服!你们只为自己盘算,没有为国家谋划!”
  赵充国执话音刚落,朝廷旨意到达,病已降旨赦免其余羌人,命其将功赎罪。赵充国大喜,高呼道:“陛下圣明!”自从放还羌人俘虏,羌人各部纷纷上书请求归附。不久羌若零等部落首领斩杀犹非、杨玉的头颅,率众来归。
  病已大喜,罢归强弩将军和破羌将军,只留赵充国在金城屯田,收拾残局。病已询问该如何论功行赏,赵充国上书道:“陛下,唯有剿抚并用才能安定四夷,像强弩将军和破羌将军采取的杀戮政策不可取,只会酿成无穷无尽的祸患!微臣以为领兵以计为本,败多算而胜少算,才能防患于未然,百战百胜。”病已询问群臣意见,众人都不敢评论。病已心里明白,事情牵涉皇亲许延寿,众人都害怕得罪许延寿。
  退朝后,病已召来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宗正刘德、给事中梁丘贺、侍中金安上等人。病已面色凝重道:“都说说吧,是否该赏赐许延寿和辛武贤?”
  魏相上奏道:“陛下,群臣都担心得罪人,所以都不敢明说。老臣侍奉陛下多年,只好实话实说,望陛下恕罪!赵充国说得对,今日许延寿和辛武贤的功劳都是建立在赵充国疲敌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赵充国的疲敌和离间计,二人很难建功!如果褒奖许延寿和辛武贤,就是认同二人的剿杀政策,势必重蹈覆辙,激励后人效仿二人。不如厚赏赵充国,让剿抚政策成为朝廷认可的安抚四夷政策!”
  众人齐齐附议,病已叹气道:“好,那就依了赵充国,赐许延寿和辛武贤金百斤,不另外赏赐。至于赵充国立了大功,赐金百斤,封他的儿子赵卬为右曹,将他的孙子擢拔为郎官。”
  许延寿没有一丝不满,坦然接受;但辛武贤暗恨不已,认为赵充国是故意打压二人,夺人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