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枚炮弹向着大海上的清军舰队射去。
炮弹飞射间,冲在最前面的几条清军船只被迅速集火摧毁。
一条条舢板,变成了漂浮在大海上的碎木片!
准备抢滩的清军士兵飘在海中,不断的挣扎着,残破的尸体飘满了海面,
炮击声接连不断,一发发炮弹向着清军舰队落去。
明军的炮台的炮击精准度高的吓人!
施琅看着港区内,被不断集火摧毁的抢滩登陆船,脸色有些难看。
下令己方的舰队为登陆部队提供炮火支援!
海面上腾起了大片的硝烟,一发发实心炮弹向着炮台落去。
或是落在了滩头上,被滩头上的湿软的沙土卸去了力道,或是落在了海水中,砸出大片的浪花。
也有炮弹落在炮台上,可砖石水泥结构的炮台,却不是实心弹能够打得动的。
炮弹在炮台上砸出一个个凹坑,但都不是很起眼。
清军的火炮威力有限,完全无法破坏炮台的主体结构!
有的炮弹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向着炮台头顶落去。
但却是被炮台上方的顶盖给挡住了!
炮弹被弹射在开,没能砸到炮位上,就更别说给明军造成伤亡了。
轰!轰轰!
炮击声响成一片,无比的热闹。
可现在的港区内,与其说双方是在炮战,倒不如说清军实在单方面挨打更加贴切。
虽然清军的炮弹打在炮台上,一点效果都没有。
但明军炮台上的岸防重炮,用来打海面上的清军战船,却是一打一个准。
明军的岸防炮都是典型的长身管加农炮,为了追求极致的威力和性能,彻底抛弃了重量这一因素。
反正岸防炮这种东西,一般不会移动位置!
而调整射击诸元的话,炮台内设置有专门的绞盘和滑轮组,可以有效且省力的调整炮口的上下左右移动。
一枚岸防炮的炮弹狠狠地命中了布朗的座舰,在岸防炮面前,风帆战列舰坚固的侧舷甲板,也是显得不堪一击。
炮弹狠狠的砸入了船舱中,在侧舷开出一个大洞来!
终于有清军的登陆船穿过了明军炮台的火力封锁,抢滩登陆到了陆地上。
一名名清军绿营兵卒,或是水师营的官兵,在双脚踏在沙滩上的瞬间,便向着炮台冲去。
一名清军士卒冲在最前面,忽然他好像踩到了什么,只听卡察一声。
下一个瞬间,轰的一声巨响,这名清军士卒踩到的地方原地爆发出一团火光。
很显然,这是一枚压发式的地雷。
火光和破片,瞬间吞噬了四周的好几名清军。
压发式地雷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其实制造起来没有想象中的困难。
在明末万历年间,明军就已经开始用上了压发式的地雷。
触发方式,是利用弹黄和燧石,反复挤压摩擦的方式点火!
说实话,这玩意的点火率其实很低。
如果制造地雷所用的弹黄和燧石质量不合格,很大概率踩上去也不会炸。
即使弹黄和燧石的质量都合格,也是得踩上好几次,才会炸。
咳咳,作者学校通知快开学了,这段时间要存点稿子,开学那几天会很忙,没办法码字,为了不断更,只能现在存稿。
第三百五十章进攻失利
并且由于用的是黑火药,再加上是埋在地下的,爆炸时大地会吸收一部分的动能和破片。
所以,并不是很好用!
再加上明末军器制造系统的彻底败坏,这玩意也就没人再用了,渐渐的也就失传了。
可朱宏煜要彷制出来,在有足够的能工巧匠的情况下,也不算太难。
当然之所以压发式地雷会失传,这玩意不怎么实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我大清能干出来驱民填城的事情,遇到地雷之后,驱民趟雷不是很正常的操作吗?
清军赶着百姓过上一遍,地雷该炸的也就炸了,不该炸的也都是哑弹了。
如果不是这次登岛作战的情况特殊,清军没地方抓百姓去趟雷。
且舟山港口的滩头地形狭窄,明军的地雷其实也发挥不出来应有的效果来。
于此同时,明军炮台中的火炮开始用上了霰弹!
使用霰弹的火炮开火的动静,要比使用实心弹的火炮开火的动静低沉许多。
轰!轰轰!
密密匝匝的霰弹弹丸,向着滩头登陆完毕的清军射去。
噗嗤!噗嗤!噗嗤!
数不清的霰弹弹丸如同一股洪流,将冲上滩头的清军冲刷而去。
滩头上潮水奔涌!
海水倒卷滩头的沙土,将一具具残破的尸体,破碎的船只碎片,全部都给卷回了海水中。
淡蓝色的海水被鲜血染红,残肢断臂,破碎的尸体内脏,漂浮在海面上。
血腥味扑鼻!
滩头上,不时的就会有一枚地雷在被反复踩踏过多次之后炸开。
一团沙土冲天而起,夹杂着火光和破片,将清军士兵的身体撕碎。
噼里啪啦的火枪声接连不断的响起!
炮台内的明军火枪手有条不紊的装填,然后瞄准滩头清军登陆的方向,打出一轮轮齐射。
滩头清军登陆的位置,炮台有足足二三百米远,这个距离已经远超燧发枪的有效射程了。